国债期货早盘呈现分化格局:长端承压短端走强,市场博弈政策预期与资金面
发布时间:2025-08-19 11:33:50来源:
今日国债期货市场早盘呈现分化态势,长端品种承压回调,短端品种小幅走强。截至午间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3%,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3%,而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01%和0.01%。市场分析指出,资金面偏紧与政策预期博弈是导致期限结构分化的主因。
长端品种承压:30年国债收益率逼近关键阻力位
近期长端国债期货持续承压,30年期主力合约早盘一度下探至105.45元,创近两周新低。数据显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早盘上行1.5BP至1.77%,30年期收益率上行2BP至2.06%,逼近2.1%阻力位。市场人士指出,资金面偏紧与债基赎回压力是长端调整的核心因素:
- 资金面扰动:央行今日开展580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但受税期走款影响,资金利率维持高位,全市场资金情绪指数攀升至62(50为均衡线),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1)加权平均报1.55%,较昨日上行5BP。
- 债基赎回压力:昨日债市调整引发理财与通道类产品赎回潮,纯债基金净申购指数降至-21.9,中长债基赎回规模达12.4亿元。机构普遍担忧,若长端收益率突破2.1%,可能触发负反馈循环。
短端品种走强:政策预期支撑市场情绪
与长端形成对比的是,短端国债期货表现稳健。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早盘分别收于103.21元和101.88元,涨幅虽微小但凸显资金对政策托底的预期:
- 央行操作信号:尽管今日逆回购利率维持1.4%不变,但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通过增量续作MLF或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平抑资金波动。昨日尾盘现券市场跌幅收窄,即因传闻央行将入场购买国债。
- 机构配置需求:银行自营资金成为短端债券的主要买方。7月商业银行增持国债7100亿元,其中短期限品种占比超60%。保险机构亦稳定增持短久期信用债,7月规模达1000亿元。
市场结构分化:信用债“短久期防御”特征显著
在利率债期限结构分化的同时,信用债市场呈现“一级波动放大、二级熊陡调整”特征:
- 二永债收益率上行:部分中长久期银行二级资本债(二永债)收益率上行超10BP,期限利差走阔至50BP。机构行为明显偏向短久期防御,3年内高等级信用债成交活跃度提升。
- 科创债ETF逆势吸金: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满月规模突破1161亿元,嘉实科创债ETF规模达200亿元。机构普遍将科创债视为“利率放大器”,通过杠杆策略博取超额收益。
后市展望:关注税期后资金面与政策信号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债市处于“政策观察期”与“资金扰动期”叠加阶段:
- 短期压力:本周税期走款将持续至8月21日,资金面偏紧格局难改,长端收益率或维持2.0%-2.1%区间震荡。
- 中长期支撑:若央行在税期后重启流动性投放,或9月降准预期升温,债市有望迎来修复行情。机构普遍建议,当前可关注5年期利率债与3年内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机会。
结语
今日国债期货市场的分化格局,折射出机构对政策预期与资金面现实的博弈。在长端收益率逼近关键阻力位、短端受政策托底预期支撑的背景下,市场或将维持“长端震荡、短端走强”的区间运行态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与税期后资金面变化,以把握结构性机会。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