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特朗普宣布停止直接资助乌克兰:美国“被剥削”论调引发国际震荡

发布时间:2025-08-27 10:41:25来源:

特朗普宣布停止直接资助乌克兰:美国“被剥削”论调引发国际震荡

2025年8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抛出一枚重磅炸弹:美国将彻底改变对乌政策,停止直接向乌克兰提供资金援助,转而要求欧洲北约国家承担武器供应责任。这一表态不仅颠覆了美国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持续三年的对乌军援模式,更在国际社会引发连锁反应,欧洲多国、乌克兰及俄罗斯迅速作出回应。

政策突变:3500亿美元“剥削论”成导火索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直言不讳:“过去美国政府承诺向乌克兰提供高达35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让我们被‘剥削’。”他宣布,美国将不再直接向乌方“花钱”,若乌克兰需要武器,必须通过北约伙伴获取;美国仅与北约进行武器交易,且北约需“全额支付费用”。这一表述被解读为美国试图将乌克兰冲突的财政负担彻底转嫁给欧洲。

据白宫内部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决策基于两大考量:一是国内政治压力——共和党内部对持续援乌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二是战略收缩意图——美国正将重心转向亚太及中东事务。数据显示,自2022年2月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1750亿美元援助,其中军事援助占比超60%。特朗普政府认为,欧洲国家作为乌克兰的直接邻邦,理应承担更多责任。

欧洲震荡:派兵争议与防务责任转嫁

特朗普的“甩锅”政策立即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英国《金融时报》披露,在与欧洲领导人会晤时,特朗普提出:美国愿为战后乌克兰安全保障提供情报、监视侦察(ISR)、指挥与控制及空防支援,但前提是欧洲承诺派遣数万部队组建维和部队,且美国仅提供“战略支持力量”,反对直接派驻美军。

这一提议遭到欧洲多国冷遇。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表示:“欧洲安全不能依赖美国‘有限承诺’。”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呼吁欧盟建立独立防务体系,减少对美依赖。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国家虽支持继续援乌,但对派兵入乌持谨慎态度,担心引发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

更令欧洲尴尬的是,特朗普政府同时宣布取消对加州高铁项目的1.75亿美元拨款,被外界视为“美国优先”政策在欧洲的延伸。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指出:“特朗普正用经济杠杆迫使欧洲在安全问题上让步,这可能加速北约内部裂痕。”

乌克兰危机:泽连斯基紧急求援与和平谈判悬念

面对美国政策突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迅速调整策略。8月25日,他在与挪威首相斯特勒的联合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计划每月从盟友处获得至少10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制武器,并宣布乌美团队将于本周末举行会谈,讨论和平谈判可能性及安全保障细节。

然而,泽连斯基的求援遭遇双重困境:一方面,欧洲国家对增加军援犹豫不决——德国已明确拒绝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交付延期;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对继续援乌的支持率持续下滑。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调显示,仅38%的美国人支持向乌提供先进武器,较2023年下降22个百分点。

俄罗斯回应:欢迎美国“退出”,呼吁提高谈判级别

俄罗斯对特朗普的政策调整表现出谨慎乐观。俄外长拉夫罗夫24日表示,普京愿与乌方领导人会晤,但前提是“会晤能带来决定性成果”。他建议先提升俄乌谈判代表团级别,为领导人会晤铺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称,各方应在俄美阿拉斯加会晤成果基础上“再接再厉”。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可能将特朗普的表态视为“战略机遇期”。若美国减少对乌直接干预,俄方或加大在顿巴斯地区的军事压力,迫使乌克兰接受更有利于己方的和平条件。同时,俄罗斯正加速推进与朝鲜、伊朗的军事合作,以应对北约可能的东扩。

全球影响:军火贸易格局重塑与多极化加速

特朗普的政策调整正在重塑全球军火贸易格局。美国军工企业或因失去乌克兰这一大客户面临订单缩减,而欧洲防务公司如德国莱茵金属、法国泰雷兹则可能填补市场空白。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预测,未来三年欧洲防务支出将增长15%,其中60%将用于本土武器研发。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国际秩序加速多极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6日表示:“国际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商量,世界前途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这一表态与俄罗斯“去美元化”战略、欧盟“战略自主”倡议形成呼应,标志着单极世界秩序的进一步瓦解。

未来走向:停火谈判与欧洲防务自主成关键

随着美国政策转向,俄乌冲突的解决路径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短期来看,冲突可能进入“低强度消耗战”阶段,双方在顿巴斯、扎波罗热等地的拉锯战将持续。中期而言,欧洲能否建立独立防务体系、美国是否会彻底撤出东欧,将成为影响冲突走向的关键变量。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2025年可能是俄乌冲突的转折点,但和平的钥匙不在华盛顿,而在各方展现政治智慧的诚意中。”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欧洲的自主性、俄罗斯的战略耐心与乌克兰的生存意志,将共同决定东欧的未来格局。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