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韩国立法禁课堂手机:2026年起全国中小学“无手机课堂”正式落地

发布时间:2025-08-28 11:24:19来源:

韩国立法禁课堂手机:2026年起全国中小学“无手机课堂”正式落地

2025年8月28日,韩国首尔——韩国国会全体会议于27日通过《中小学教育法修订案》,明确自2026年3月新学期起,全国小学、初中及高中课堂全面禁止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这一举措旨在应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教育管理、学生权利与技术伦理的广泛讨论。

禁令核心:课堂“断网”,弹性管理

根据修订案,禁令仅适用于上课时段,课间休息及放学后学生可自由使用设备。法律明确赋予校长和教师制止学生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的权力,但未设立具体处罚条款,强调通过制度引导而非惩罚规范行为。

例外情形

  1. 特殊教育需求:残疾或需辅助学习的学生可使用智能设备;
  2. 教育目的:经批准的教学场景(如编程课、在线协作)可启用设备;
  3. 紧急情况:自然灾害、健康危机等突发事件中允许使用。

立法背景:43%青少年手机失控,学业与健康双承压

韩国政府2024年调查显示,全国近四分之一人口存在手机使用时长失控问题,其中儿童和青少年比例高达43%。过度依赖手机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颈椎疾病频发,同时分散学习注意力——首尔某重点中学教师李敏淑表示:“课堂上偷偷刷短视频、玩游戏的现象普遍,甚至有学生因沉迷社交媒体拒绝参与小组讨论。”

此外,网络暴力、隐私泄露等风险加剧家长焦虑。釜山市民金女士称:“我女儿曾因在社交平台发布照片被同学恶意评论,导致长期情绪低落。”立法支持者认为,课堂禁令可为学生创造“数字断舍离”空间,重塑专注力与人际沟通能力。

争议焦点:自由与管控的边界

尽管法案以高票通过,但反对声音持续发酵。学生团体“数字世代联盟”发起联名请愿,指责禁令侵犯通信自由与隐私权,并质疑其有效性:“学生可能将手机藏于书包或衣物中,教师如何实时监管?”部分教育专家也担忧,简单禁止可能激化师生矛盾,建议通过“数字素养课程”替代“一刀切”管理。

首尔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教授朴明浩分析:“禁令需配套技术支持,例如学校安装信号屏蔽器或使用智能设备管理软件。更重要的是,家庭需同步限制课后屏幕时间,否则课堂效果将大打折扣。”

全球趋势:多国探索“校园数字平衡术”

韩国并非首个对校园手机说“不”的国家。法国自2018年起禁止中小学课堂使用手机,意大利、荷兰等国要求学校制定设备使用规范;中国部分省份试点“无手机校园”,美国已有14个州立法限制上课时段使用。日本爱知县丰明市更进一步,拟立法要求市民每日3C产品使用不超过2小时,成为全球首个“数字健康地方法规”。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专家指出,各国政策差异反映文化价值观分歧:“北欧国家更倾向信任学生自控力,通过教育引导使用;东亚社会则强调集体秩序,倾向于制度约束。”

未来挑战:执行力度与教育创新并行

随着2026年实施日期临近,韩国教育部面临两大任务:

  1. 统一执行标准:目前全国仅67%学校配备手机保管箱,需加速基础设施升级;
  2. 教师培训:调查显示,仅32%的教师熟悉智能设备管理技巧,需开展专项培训。

与此同时,禁令或倒逼教育创新。光州某实验学校已试点“翻转课堂”,将传统讲授内容转为线上视频,课堂时间用于讨论与实践。校长崔永浩表示:“禁令不是终点,而是推动技术从‘干扰源’转变为‘教学工具’的契机。”

结语
韩国“无手机课堂”立法标志着东亚社会对数字时代教育模式的深度反思。当技术渗透至每个生活角落,如何平衡便利与成瘾、自由与管控,将成为全球教育者长期探索的命题。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