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医疗健康领域陷阱频现,守护健康与财产刻不容缓
警惕!医疗健康领域陷阱频现,守护健康与财产刻不容缓
在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各类医疗健康陷阱却如影随形,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与财产安全。从虚假宣传的保健品到高风险的投资骗局,再到医保诈骗,这些陷阱形式多样、手段隐蔽,让人防不胜防。
虚假保健品:披着“神药”外衣的敛财工具
“名医讲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宣称手中的保健品是“清代进贡给康熙皇帝的秘方”,能降血脂血糖、保护心血管,甚至包治百病。在他们的诱导下,众多老年人纷纷掏出自己的养老钱购买这些高价保健品,然而服用后却毫无效果。
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熊某和王某成立商贸公司,以每瓶成本12元至31.2元不等的价格购入普通食品,经代加工后包装成高价保健品。他们招募明某、昌某等人负责销售,招募田某等人冒充“名医讲师”进行产品宣讲。这些“名医讲师”经过话术培训,摇身一变成为高端人士,将普通食品吹嘘成具有神奇疗效的“神药”,以高于成本价20倍至100倍的价格出售。该团伙先后销售5.5万余套产品,骗取了上万名老年人共计1.4亿余元。
此类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案例屡见不鲜。不法分子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先获取老人的信任,再以“优惠促销”“限量抢购”等手段诱使老人花高价购买保健品。天津的吴女士透露,她的父母被某“营养师”洗脑,放弃正规药物治疗,转而依赖“固体饮料治百病”,结果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高回报养老公寓:美丽泡沫下的投资陷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公寓投资成为了热门话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对高回报的渴望,推出所谓的“高回报养老公寓”项目,吸引投资者入局。
2023年5月,黄某通过微信群,以基金会名义搞“配捐”,承诺投5万两个月赚1万。起初,转款到个人账户能顺利回款,约1年后,大家的本金和利息均无法取出。经警方调查,这原来是一场骗局,所谓基金会根本不存在,众多患者的救命钱被骗,生活陷入绝境。2024年12月,三河市警方立案,案件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除了配捐诈骗,还有一些养老公寓投资项目存在虚假宣传、资金挪用等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夸大养老公寓的收益预期,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投入大量资金。然而,当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后,却发现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出现烂尾的情况,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
出借医保卡:看似“小利”实则“大害”
“出借医保卡能挣钱”的谎言,让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陷入了骗局。一些药贩子专挑老年人下手,利用他们爱占小便宜、对出借医保卡不以为意的心理,以给予小恩小惠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出借医保卡,并承诺一些好处。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医保基金诈骗系列案件中,王某和李某从30余名老年人手中以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价格租借医保卡,利用上述医保卡购买纳入医保范围的药品,而后高价转卖。而出借医保卡的老年人,也因给王某、李某骗取医保基金提供帮助,受到相应的刑罚。
根据相关规定,将本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凭证出借给他人使用进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的,医保局应责令退回由基本医疗基金支付的相关费用,并可处警告、罚款,还可对其采取改变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记账结算方式1至6个月的措施。若出借医保卡为他人骗取医保基金提供帮助,构成诈骗罪的共犯,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此外,出借医保卡还会影响个人商业保险的投保和理赔,很多保险公司会认为医保卡外借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基于保险的道德风险管控可能会直接拒保,或者在理赔时因医保卡消费记录认为是被保险人本人的医疗情况而拒绝赔付。
多方合力,筑牢医疗健康反诈防线
面对医疗健康领域的种种陷阱,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筑牢反诈防线。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医疗健康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医保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应加强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诈骗行为。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医疗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反诈宣传,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广泛宣传医疗健康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医疗机构、药店等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个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能力。面对各种医疗健康宣传,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轻易相信那些违背医学常识、承诺“包治百病”的宣传。不随意出借医保卡、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在投资养老公寓等项目时,要仔细了解项目的背景、资质和运营情况,避免盲目跟风投资。如果不幸遭遇医疗健康诈骗,要及时保留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医疗健康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远离各种陷阱,共同守护健康与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